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9-28 10:03:51
1、
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
——宋·苏麟
这一定是史上最经典最知名的残句吧?
相传,范仲淹在杭州镇守时,对部下十分宽厚,在了解身边下属的能力后,举荐了很多人才为官。
然而,一位名叫苏麟的巡检,因为负责维护乡村治安,日常奔波于城内外,很少有在范仲淹面前露脸的机会。
苏麟听到消息后颇为不甘,苦思冥想之下,终于在某次到杭州办事时,给范仲淹的拜帖中夹带了这样两句诗。
字面意义上看,他写的是靠近水边的楼台,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,所以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;而迎着阳光的花木,受到光照更多所以发芽就早,能更早显露出春天的痕迹。
实际上,他是在暗示上官不要只看得到身边的人才,也要看一看离水和阳光太远的自己。
范仲淹读了这句诗,意会到苏麟的言外之意。于是在对他进行观察审核后,很快便给他谋到了合适的职位。
2、
微云淡河汉,疏雨滴梧桐。
——唐·孟浩然
一生未能在官场上大展身手的孟浩然,在当时的诗坛上却是惊艳众人的存在。
一次,他闲游秘省,适逢秋月新霁,众人饮酒联诗为戏。轮到孟浩然时,他淡然吟出此句,“举坐嗟其清绝”,众贤敛衽搁笔,再也对不出更好的句子。
这短短十个字,却勾勒出了一个缥缈清冷的夜晚。
云是“微”的,极轻极薄,因而能将整个夜空变得“淡”,变得朦胧氤氲。
雨是“疏”的,故而能听到它一滴又一滴打在梧桐叶上的清响,轻轻细细地。
这两句诗,不仅意境绝美,而且对偶工巧,色彩淡雅,真当“清绝”、妙绝。
3、
人事三杯酒,流年一局棋。
——唐·李远
李远存世诗歌不多,但在晚唐文坛却以文赋闻名,与许浑齐名, 并称 “ 浑诗远赋”。
他留下了两句残诗,另一句是“青山不厌三杯酒,长日惟消一局棋”。
语意简单,意境却极悠远:找一个幽静清雅的深山,喝上几杯淡酒,下上一局慢棋,日子就这样消磨而去,流年也如此安安静静地流逝了。
酒散郁气,棋渡凡心,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,有这样一个悠然自得的“半日闲”,古代隐士闲云野鹤般的幽栖之乐,也莫过如此了!
4、
胸中襞积千般事,到得相逢一语无。
——宋·尤袤
与杨万里、范成大和陆游合称为“南宋四大家”的尤袤,本也是冠绝当时的人物,却因为一场大火,散佚了大多诗词文章,少量保存下来的大多散落在方志、类书中。
这句诗便记载于在杨万里的《诚斋诗话》,诗名《寄友人》,全诗却早已不可得。
襞[bì],意为衣服或某些器物上的褶皱。
这两句话的意思是,胸中堆叠着很多很多的事情,等到见了面又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故友久别重逢,理应有无数的话要向对方倾诉,然而现实时,重遇时我们往往受到过于浓重的情感冲击,一时千头万绪、很难找到一个话头来。
尤袤的这两句诗写得细腻又真切,将重逢时的内心感受写得惟妙惟肖,令人忍不住心生酸楚。
5、
万壑松声山雨过,一川花气水风生。
——宋·王琪
一场山雨后,微风徐徐吹来,千岩万壑间松枝摇晃的声音萧萧而至,清澈的溪水上漂着落花,浮起带着清凉之气的幽香。
这虽然只是宴席之上的联句诗,却塑造了一个和谐美妙、宁静悠然的绝美意境。
雨后清风、松枝清响、落花清香,无不充满了清新的味道,令人读之如临其境,如嗅其味。
6、
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。
——宋·雷庵正受
这本是一句境界极高佛家偈语,录于《嘉泰普灯录卷十八》。
千江有水,自然会映出天上的明月;万里无云,自然会显出明澈的天空。
月如佛性,千江如众生,江不分大小,皆可照见明月。人亦如此,无论是何身份地位、学识眼界,都存在一定的佛性。
云如人的烦恼和欲望,摒弃这些多余的需求,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,湛然清澄,仿佛空无一物,却能容纳世间的一切。
7、
春寒欲尽复未尽,二十四番花信风。
——宋·晏殊
俗话说:“花木管时令,鸟鸣报农时”,古人将应花期而吹拂的风称为“花信风”。
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个节气。从小寒到谷雨共 8 个节气,可细分为 24 候,每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,因此便有了“二十四番花信风”之说。
晏殊在春寒料峭时,看到繁花未开,想到的却是接下来的每一候都会有对应的风,来吹开对应的花。
读到这两句诗,心中便忍不住生出和晏殊一样的喜悦和期待,充满了勃勃生机。
8、
闲庭草色能留马,当路杨花不避人。
——唐·李益
这句诗题写在张为《主客图》,被评价为“清奇雅正主”。
清奇,清新奇妙,意境不俗;雅正,典雅纯正。
李益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闲庭无人居住,杂草丛生,青青的草色挽留着行人的马蹄;飞舞的杨花不让不避,仿佛在对人迎面而笑。
虽然只有两句,但读来眼前似有春日晴好,万物依依含情,如一幅明媚画卷,确实不俗。
9、
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
——宋·强幼安
山里隐居的僧人,不懂得如何计算甲子日历,看到树叶落下方知天下皆秋。
这两句诗的后半句几乎无人不晓,“叶落知秋”、“一叶知秋”等成语都由此而来。
很多书中注名此句作者为强幼安,它也同时出现在强幼安的好友唐庚《文录》一书中,但更多人认为它其实是唐代散佚之作,作者姓名已不可考。
“甲子历”是以干支为纪年的历法,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,由古代朝廷每年官方发布,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、农业生产等日常生活。
住在山中的僧人,自然不晓得外界的甲子历是如何变化的,然而他们只需要观察周遭草木的变化,便“四时自成岁”,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、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。
10、
欲雪尽时携酒去,无人知处得花开。
——宋·毛幵
大雪将尽时,携上一壶酒,在无人到达的地方,偶遇一株寂寞开落的梅花。
最美好的风景往往正是如此,在喧闹繁华的街市中不可能邂逅,在众人围赏的园林里更是难以静心欣赏。
唯有那空山中自开自落的花,不受任何人的影响,却会在不经意间撞入你的眼眸,引动诗情震荡。
僧人释慧远说“空山无人处,水流花自开”,王维的“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”,莫不如此。
但他们都是无意得见,毛开却是主动携酒寻花,因此遇到这样的风景尤其喜悦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三八文章网 闽ICP备2024058912号-13